近日,集团公司科研项目捷报频传——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主持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桥梁智能化施工安全管控与风险识别技术研究》课题圆满通过验收;同时,由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公路分会组织的《临水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施工期力学特征与结构优化分析研究》课题顺利通过立项评审。两项成果评审通过标志着公司在工程技术研究与智能建造领域迈出重要步伐。
课题一:数字孪生赋能桥梁施工安全通过验收
关键词:智能管控·风险预警
2025年3月1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南京组织了“数字监管在小微客车租赁等中的应用研究”专题四“基于数字孪生的桥梁智能化施工安全管控与风险识别技术研究”(2023G06-4)验收会,专家组高度认可项目成果,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技术亮点
数字孪生模型构建:融合有限元分析,建立高精度桥梁施工动态孪生模型,实时模拟吊装、泵车浇筑、运梁车过桥等高危场景;
视觉测距技术突破:研发双目机器视觉测距系统,攻克施工场景下误差控制难题,成功应用于满堂支架、架桥机作业等风险监测;
工程实践成效:依托花海大道建设工程,实现施工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安全事故率显著下降。
课题二:双排钢板桩围堰力学特征研究获准立项
关键词:结构优化·工艺革新
2025年3月11日,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公路分会于南京召开立项评审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双排钢板桩围堰力学特征与结构优化分析研究》课题立项。

研究价值
该课题聚焦临水基坑双排钢板桩围堰的力学响应与结构优化,研究成果将为桥梁、码头、航道等场景的施工围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助力解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安全与成本控制难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未来展望:以科研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两项课题的顺利推进,彰显了集团公司在“智能建造”与“绿色施工”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未来,集团公司将以此次成果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价值共享”三位一体的战略方针,以前沿技术研发为引擎,深化数字转型与智能建造融合应用,持续为现代化基建体系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以科技赋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